買樓議價技巧

買樓議價技巧


看了幾段有關「買樓議價技巧」的影片,兩位Youtuber 阿Lo 和Tody 都認為,開價最重要的功課是要在出價前做。出價前,要先計算好要買入單位的合理價。下面是影片的一些重點。



1 計算單位合理價


阿Lo:

1 找出相同單位,不同層數的成交,再以配合樓層高底來調整計算。


中底層呎價,每層相差$50-$80

高層呎價,每層相差$80-$100


2 相同戶型、相近呎數、相近景觀對比

找出屋苑的地圖,找類近景觀和呎數的單位對比。


這時候會計出一個合理呎價。


Tody:

以最近同一社區的單位最近成交價。配合樓層、裝修、座向、景觀,計算出單位價值。重點是要以呎價比較,不是總值比較。如果有車位,要把車位價值先減出來。


2 出價

阿Lo:

定出會出手的目標價(最高買入價)

目標價是死線,過了不追價。

目標價要國家機密,絕不能跟經紀透露。

目標價要低於單位價值。


不要以業主的叫價成交,因為這樣業主會認為當初叫價太低,有反價的可能。


Tody:

先設定自己的底價(最高買入價),再設一個出價。

出價可參考最近成交,找一個最低的呎價,作為第一口出價。


3 議價

阿Lo建議如下:

業主叫價$870。

第一天,出價$830萬,表示即時可開單。

第二天,出價$835萬。

第三天,出價$840萬,表示最後出價。

第四、五天,按兵不動。

第六天,出票$17萬要經紀再議價,跟經紀如果不賣會買其他單位。


這樣做的目的:

1 釋放底價的訊號

2 調動經紀最大代積極性

3 令業主揭出初步底牌

4 令業主有緊張的感覺


結果有兩個可能性

1 成交

2 業主或向你表示初步底價,如$860萬


再試業主底價

定一個期限如一周,如果業主堅持$860萬。

第一次,出價$843萬。

第二次,出價$844萬。

如果業主拒絕,相約出來談判。


面對面談判技巧

調查議價幅度

業主等錢洗,議價幅度大。


如何判斷業主急或不急?

1 - 放盤多久

如果單位放了很久還在賣,代表業主持貨能力強。業主不急。


2 - 最近調整價錢次數

一個月三次,代表業主急。


3 - 最近調整價錢帳度多大

一次多個10%,代表業主急。


4 - 放盤價是不低於入貨價

低於,代表業主急。


讓經紀站在你那邊

經紀會偏向選軟弱一方鋤價。談判前先跟經紀說,佣金打折,不成就換經紀。同時也向經紀表明目標價$840萬,如果低於目標價成交會有額外獎勵。


無中生有競爭對手

用親友經其他經紀向業主以超低價出票和出價如$800萬。


August:

業主叫價$1,000萬

自己目標價$880萬

還價$800萬


業主還價

業主初步底價$980萬


加價的節奏

加價節奏視乎業主減價情況,業主減得多可加價。業主減得少,一蚊都唔加。


如加價節奏太快,經紀和業會認為你價錢可以再高,從而經紀談價的力度減弱,業主減價幅度會降低。


當業主減價接近目標價,如$920萬,找親友做虛擬買家,還價低於你的出價。而且可以加價。但加價後是還是要低於你出價數十萬。最後,當業主再降會,如$900萬,要虛擬買家停止再加價。


最後減慢加價幅度,如之前$10萬一口,改為幾萬、$1萬,或長時間不加價。另業主和經紀認為這是最後報價。


如何判斷業主是否急放?


急放例子:

3月頭叫價$1100萬

3月底減至$1080萬

4月頭叫價$1030萬

平均每月都有減價,最近連續減價


不急放例子:

業主放盤很久,但價錢沒太大調整


急放業主還價可深些,如10-15%,最重要給票經紀。


Tody:

業主叫價$1,700萬

自己目標價$1,500萬

以最近成交最低的一個單位的呎價為參考。

出第一口價,如$1,300萬。

跟經紀說明為何有此報價,以客觀條件,如樓層、坐向說明。

如果經紀收支票,代表有可能成事。

如果經紀不收支票,代要出價太離譜。


經果有兩個可能性

1 成交

2 業主表示想再議價


相約業主再談,這時相方都會讓步。堅持自己低價,如果不到,找下一間。


買樓心態

Tody:

心態擺正、合理出價、堅守底價。


出了合理價格,最後買不到,沒有關係,天下沒有必買的房子。天下的房子多的是。


最後,正如Lo所說,「人是沒法賺認知以外的錢」,如讀者有買樓議價技巧和心得,歡迎留言交流,多多指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IB (Interactive Brokers) 股息稅 - 退稅的迷思 - 2022

分享 IB (Interactive brokers) 槓杆買債券及股票一年成績及心得 (上)

IB (Interactive Brokers) 股息稅 — 退稅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