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9的文章

IB 槓桿 Bond + REIT 犯的3個錯誤

圖片
兩年前,筆者閱讀作者Starman的《現金流為王》,並開始槓桿 Bond + REIT的投資。至今投資了共兩年多,回報只有7%,遠低於預期。近日,筆者再閱讀作者的新書《現金流為王2》,這本書是上一本書的延續,更詳細地解釋作者的投資心法。如果說第一書《現金流為王》是教授招式,那第二書 《 現金流為王2 》 著重的就是內功心法。當更深入了解作者的投資心法後,筆者恍然大悟,明白到為何回報會有落差。本文會分享過去兩年多,筆者在Bond + REIT投資中犯的3個錯誤。 錯誤1:沒有「去槓桿」 在閱讀《現金流為王》時,筆者已留意到作者提及「去槓桿」。當時不明白,又要「再投資」,又「去槓桿」,這不是很矛盾嗎?因此沒有太理會「去槓桿」,不斷用升值的股票「再投資」。年初市道好時,組合回報有20%,但現在股票價格大幅回落,組合回報回落到只有7%。 在《現金流為王2》中,作者對槓桿和去槓桿有更多詳細的說明和解釋,這時筆者才明白當中的意思。作者的意思是用槓桿快速提升現金流,再將所得的現金流投放到會升值的資產上。由於資產會升值,長遠能自動「去槓桿」。 例子是買入債券時運用槓桿,收到債息後,用債息用來買入REIT,但這時不運用槓桿。 應用於在筆者的投資組合,可參考下面例子。如筆者八月有$7,960的現金流,那九月就可以運用這筆錢來買入大約$7,960的REIT。這樣的操作,長遠便可以自然「去槓桿」。另一方面,筆者每月會存入的$3,000的新資金,這筆資金,則可用2倍槓桿買入債券。 錯誤2:現金流沒有提升 下表是筆者的每月現金流,可以看到現金流一直沒有提升。這不合乎作者提到現金流遞增的長遠目標。 那問題出在那裡?這問題在於筆者新增的資金沒有買入債券。新增的資金都買入了股票,而且運用槓桿。當時筆者只看回報率,沒有考慮現金流。想法是,與其買入息率6%的債券,可不買入市盈率10倍的股票,反正價值最終會在股價上反映。但實際上,不管股價升了多少,只能在資產上增值,不能帶來現金流。所以最終筆者的現金流沒有因此而增加。 將來,筆者新資金會先放於債券,而當債券或股票收到的利息和股息後,才會把收到的利息和股息投資於股票上,藉此提升每月的現金流。 錯誤3:長時間運用

REIT比較|5大REIT比較,嚴選最優質REIT(房託基金)

圖片
之前寫了一篇章,運用財務比率比較筆者的壞孩子聯盟(新秀麗(1910),中國水務(855),海天國際(1882)和佐丹奴國際(709))。本文會用相似的方法,分析和比較在香港上市的幾隻REIT股票(置富產業信託(778),泓富產業信託(808),陽光房地產基金(435),領展房地產基金(823)和冠君產業信託(2778)),看看誰的能力最強。另外也加入一隻收租股希慎興業(14)作參考。 先看看各股票過去5年的數據,然後再綜合分析。 希慎興業 (14) 置富產業信託(778) 泓富產業信託(808) 陽光房地產基金(435) 領展房地產基金(823) 冠君產業信託(2778) 綜合比拼 現金流量 REIT的現金流量普遍偏低,大幅低於基準,這可能是它的特性。因為有充裕的租金收入,沒有太大的實際開支。如果不是準備收購其他資產,留太多的現金沒什麼用處。而且有九成的盈利要派給股東,機制上沒有可能有大量現金結餘。除非是有資產賣出,現金留待將來的收購。 比拼中,陽光房地產基金(435)的現金佔總資產比率最高,算是最安全的REIT。 另外,留意到希慎興業(14)在2014–2016年的現金佔總資產比率非常低,最低只有0.08%。估計這是GuruFocus的一個錯誤,沒有把定期存款算進現金。 在應收帳款周轉天數,REIT的表現十分理想,這可能是因為租金是收預付形式收取。除了希慎興業 (14)外,所有公司也能在7天內收到款項。表現最好是泓富產業信託(808)只需0.56天,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