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分享 IB (Interactive brokers) 槓桿買賣債券及股票2年成績及心得

圖片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筆者於2017年6月開始在IB,通過槓杆買債券和股票。最近1年,槓桿在2.6–3.1倍中間,驚險萬份。以下是有關成績和心得分享。 成績表 成績如下: 由2017年6月16日起到2019年6月30日,共存入$1,067,710。截至2019年6月30日結餘為$1,245,611。2年間獲利16.66%($177,901)。同期恆生指數回報為10.22%。成績尚可。 以下是筆者過去1年存入資金的時間及和恆指的對比圖。 債券組合,2年成績,到目前還是負數,帳面虧損了$92,129。而股票則升值了一點,有$1,670帳面上的盈利。 現金流 現金流大部份來自債券利息收入和股票的股息,亦有很少量的Short Put的期權金。參考下圖,組合成立至今,共收債券利息$177,041及港股股息(包括期權金)$96,552,扣除利息支出$92,231,實收$181,362。 如只計過去12個月,共收債券利息$96,998及港股股息(包括期權金)$66,635,扣除利息支出$66,746,實收$96,887。現金流對投資額是9.07%。成績尚可。 整體來說,表現還算不錯。有驚無險的是組合去年10月槓桿由2.7升上了3.1,險些被斬倉。 — — — 心得分享 債券 債券年期 對於運用大槓桿操作,如大於2.5,第一目標應是債券價格穏定。所以選債年期不宜過長。筆者建倉時因貪高息,選債券時只看利息,很多債券都是20多年期,結果去年加息數次,債券價格大幅下跌。去年10月,槓桿升到3.1,險些被斬倉。如果當時不幸被斬倉,往後的升幅便完全享受不了。還記得當時LB 7.6 07/15/37 的價格跌至$79,當時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有11%,現在它的價格已回升到$86。 債券評級 由於筆者偏好使用大槓桿操作,選擇債券,還是會偏向投資級別。最近買入的DDS 7 12/01/28,年期9年,穆迪5月時評級Baa3,屬投資級別。 財務狀況 之後,再查看它的財務...

使用IB (Interactive Brokers) 的2大優點和2大缺點

圖片
使用了IB (Interactive Brokers) 近兩年,也介紹了一些讀者申請。現在,就分享一下,我們發現的2大優點和缺點。 優點1:債券(直債)入場費低 在香港,銀行銷售的債券產品,主要是債券基金、iBond或銀色債券。另外,就是投資額最少HK$100萬的債券(直債)。資金少而又想投資安全的債券(直債),其實困難。IB (Interactive Brokers) 是少有的平台,可以投資債券(直債)而入場費低至US$1,000。下圖是一些可以在IB (Interactive Brokers) 買賣的債券,都是評級都是A3以上和5年內到期的。 優點2:孖展利息低 下圖是取自MoneyHero,可以看到IB (Interactive Brokers) 的孖展借貸利息是最低,而且跟本地銀行或証券商有相當的距離。筆者也不明,為何本地銀行或証券商為可做不到IB(Interactive Brokers) 一樣的低息。MoneyHero的資料有點舊,目前IB借港元的利息是H+2.5%,即3.55%。 看完優點,現在再看看它的兩大缺點。 缺點1:每月收手續費 IB (Interactive Brokers) 每月要收手續費(下圖)。如果該月支出的佣金低於US$10,就要繳付差額。例子,如果該月支出佣金US$1,就要繳付US$9。如果該月沒有支出佣金,就要繳付US$10。但這手續費,在開戶首三個月不會收取。另外,如果戶口淨值等於或大於US$100,000,也不用支付手續費。少數怕長計,初始金額不大的讀者,特別要留意這開支。 缺點2:提款要收手續費 每月可以免費提款一次,但如果在該月要再提款,就要額外收取手續費。如果是港元,收費就是HK$95 (下圖)。所以,如果真的要提款,請記住不要分數次,最好一次過提取。 後記: 終極缺點:太容易用槓杆 成也槓杆,敗也槓杆。投資市場高手如雲,有專業投資者、交易員、程式盤和AI機械人等,散戶要從中取勝如火中取栗,難度極高。看錯市況會虧損,選錯股票會虧損,選對股票但買錯價也會虧損。用了槓杆,虧損的金額會被倍大。如果遇上股市大跌,所持的股票有可因保證...

Interactive Brokers (IB) 繼續 Short Put 電能實業(6)

圖片
上月在Interactive Brokers (IB)沽出了一份電能實業(6)的認沽期權合約(Short Put),行使價$55。合約4月29日到期。4月29日收市價是$55,結算價也就是$55 [1]。 於4月29日,有167份合約(下圖)[2]行使了。有幸「偷雞」[3],沒有被港交所抽中,不用接貨,$384期權金「袋袋平安」。 自動行使交易的條件 跟據港交所規定,所有股票期權合約,在結算日,要是結算價在行使價1.5%或以上,就會自動行使 [4]。在筆者的例子,行使價$55,如果4月29日的收市價是$54.175或以下,合約就會自動行使。筆者就需要接貨。 何謂「偷雞」? 在筆者的例子,當結算價在$54.176以上,像這次$55一樣。港交所不會自動行使合約。這時,如果買入認沽期權的一方沒有行使,合約就不會生效,不需要接貨。然而,當買入的一方行使認沽期權,港交所就會在所有認沽期權合約中隨機抽出,如抽不中筆者,像這次一樣,也不需要接貨。 其實上月操作有點冒失,當時電能實業(6)的認沽期權合約,行使價$52.5收$90期權金,而行使價$55收$384期權金,最後因為貪多一點期權金,而選了行使價$55的認沽期權合約。結果,整個4月,電能實業(6)股價從未上過$55(除了結算日)。 再接再勵 本月再接再勵,沽出了一份電能實業(6)的認沽期權合約(Short Put),行使價$52.5,收期權金$204 (下圖)。注意,電能實業(6)會在5月20日除淨,這對股價會有影響。 關於電能實業(6)的估值,匯成兄用股息折現模型的股值是$63.3 [5]、葛拉咸的Graham number是$48.29 [6] (下圖)、而筆者以歷史市盈率估值是$70,各施各法。 關於沽出認沽期權(Short Put)的風險,請參閱筆者之前的文章 [7]。希望以上資料對讀者有幫助。 後記: 本文删掉了筆者推薦Interactive Brokers (IB)一段,筆者不建議散戶使用IB。成也槓杆,敗也槓杆,筆者因錯誤使用槓杆而錄得嚴重虧損。 參考連結 [1] 股票期權結算價和隨機抽交易合約 https://www.bsgroup.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