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投資前要知的5件事 - Jay Papasan


Jay Papasan是《The Millionaire Real Estate Investor》和《The ONE Thing》的共同作者。在2016年,他為Google員工舉行了一場名為《Wealth Building with the ONE Thing and the millionaire series》的講座。

《The ONE Thing》是成功學的書,書中講解如何通過Framework去解決工作和日常遇到的問題。在講座中,Jay用《The ONE Thing》中的Framework,講解如何投資房地產。




The ONE Thing 的原理

成功是線性而非即時

如果要成功,要有一個有良好的習慣。這個習慣的結果不會即時見到,但日積月累後,將會有巨大的成果。如要在投資上成功,就要有一個良好的理財習慣。而這個習慣就是把生活開支控制在收入之內,餘下來的用來投資。

成功原理

對任何事情,成功在於對優先值的取捨。我們日常都會有個To-do List。如果要成功,就要把這個To-do List變成一個Succes List。重點在於把To-do List內所有應該做的項目抽出來,然後為每個項目加入優先值,如下圖。將精力和時間都放在第一個應該做的項目上。






如何將The ONE Thing應用在房地產投資上

1 清晰你的目標

你每年要需要多少被動收入?Jay提到,他的開始的目標是要有$1,000,000淨資值,從而每年就可有$75,000被動收入。

為了維持你對目標的動力,你可以不時問自己以下的問題。這可提升你工作的動機和動力。

1 為什麼這個目標對你很重要?

2 如果達成了,你會是怎樣?

3 如果達不成,你又會是什麼樣?

筆者補充例子:如達不成目標,老了便要睡天橋底。


2 設定短中長期目標

為什麼有些人,定了目標後,最終達不成?

原因是Hyperbolic Discounting。例子,如果你有$100,今天不提取,明天就會有$200。大部份會選擇明天提取$200。但只要把時間延長,結果便會不同。如果你有$100,今天不提取,1年後便會有$200。較多的人會選擇即時提取$100。Hyperbolic Discounting的意思是目標的時間越遠,你去完成的動機和動力就越小。



那如何解決?

可以運用Goal Setting to the NOW。設定最終目標,一步步地把目標伸延到每日目標。如Jay,目標是10年要有$1,000,000,那他5年的目標是就是$500,000。然後一步一步到每月$15,000的目標。由於目標時間短,去完成的動機和動力會較大。



把你的目標寫出來,例如你需要每年$75,000。那你便需要有$1,500,000淨資產,而每年回報是5%。把你的例子製作為試算表,並每年檢視,如下圖。



對Jay來說,他當時的目標是用10年時間,買10個住宅物業。每年他要買1個住宅物業。而每月他要儲$15,000。他當時要接很多Freelance才能達到這個儲蓄目標。他目標十分清晰,就是要儲$15,000一個月。

通過上面的算式,你會知道需要多少回報才能達到你的目標。

3 應把錢放到那裡?

下面是對錢,4個不同的狀態。如果回報是4%或以下,這是死錢。因為通脹已經是3.5%。一般股票回報如S&P,在9-12%中間,屬健康錢。Jay房地產投資的回報是20-25%,屬於富有錢。



每個人選擇不同,如果目標是要有13%以上的回報,被動式股票投資不會是一個選項。Jay把投資分為4類,分別為被動式借出、被動式擁有資產、主動式借出和主動式擁有資產。擁有資產的回報比借出的高,而主動式的回報又比被動式的高。如果目標是要有13%以上的回報,便需要做出主動式投資。



題外話,作者Jay Papasan的師傅是Gary Keller,而Gary Keller的師傅是Keith Cunningham。Keith Cunningham也是《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的Robert Kiyosaki的師傅。因此,《富爸爸窮爸爸》作者Robert Kiyosaki可算是Jay Papasan的師叔。

下面的例子,用了槓杆後,房地產投資回報可以由6.1%,升到30.5%。



下面的例子,15年按揭和30年按揭的年回報分別是17.6%和18.8%。這是平均的數字。不需要什麼技巧,只要是用市價買入並持有,一般投資者也能獲得的回報。這屬於Jay所說的富有錢。





筆者補充:同時期,即1988-2004年,S&P500的年回報是12.05%,如下圖。




4 養成專業投資者習慣

專業投資者習慣會定期檢視自己的淨資產。檢視自己的淨資產的好處是可以檢視自己有否做錯事。如Jay會用現金買車,因為他不想為一項會貶值的資產付利息,讓資產減值。

下面是一些有錢人的生活習慣

- 定下目標

- 專注做一件事

- 做事不會拖延

- 工作前3小時起床

- 每天閱讀30分鐘

- 每個月讀2本書

- 每月5小時社交


5 將大部份收入儲起,用來投資


Jay當初的目標是每月儲$15,000,但他和太太的收入總和只有約$8,000。因此他要接Freelance工作去增加收入,並把生活開支是控制在總收入的7%,才能做到每月儲$15,000。為求穏定,他每月會把$15,000放到只有2%回報的市場基金。到年尾,有足夠$180,000,便用這筆錢來支付首期,購買物業。

總結


Jay提到的5點都老生常談。對被動投資者來說,如果9-12%的回報足已滿足自己的人生目標,不需要花時間學習房地產投資,只要買入並持有指數基金便可。如果對目標的需求是要高於12%的回報,投資房地產會是不錯的選擇。讀者可參考Jay Papasan的《The Millionaire Real Estate Investor》和其YouTube影片。

誠意推薦,新年限時優惠

長橋開戶,送1股AMD,價值$1,200

介紹連結

https://activity.longbridge.hk/pipeline/HK_invite_LD/index.html?sac=lb&lbFitsStatusBar=1&invite-code=4N9PZF&channel=HHMS00004

微牛開戶,送3股福特,價值$550

介紹連結

https://www.webull.hk/s/efTtjzdYujcE9fOIhT

(請確保在下面連結輸入的手機號碼與開戶時的手機號碼是相同,送股優惠詳情,請參閱有關條款。)



參考資料:

Wealth Building with the ONE Thing and the millionaire series - Jay Papasan

https://youtu.be/Kv4ZbbEx5rI

《The Millionaire Real Estate Investor》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Gary_Keller_The_Millionaire_Real_Estate_Investor?id=f_vHpk1raRcC


留言

  1. 感謝分享,我經常有個感覺或疑問,一般人經常覺得買樓好過買股,賺得多升得快之類。
    當中保羅兄有提起過同期s&p500約12%,遠低於物業投資約30%。但s&p500的12%是在沒有槓桿下的回報,假設同樣使用槓桿後的回報就不同了。
    不過物業有其優勢,波動比較低,槓桿風險比較低。
    唔知保羅兄有咩睇法?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留言。
      SPY可以做10倍槓杆。如果100萬首期不買500萬樓,可以買500萬SPY。
      操作可跟買樓一樣,每月固定金額還本和利息。這樣看SPY會有60%(12*5)回報。
      問題是SPY跌幅可以是50%以上。500萬,跌至250萬。加上IB會縮Margin比例,如之前10倍,現在可能只借2倍。最後有可能爆Margin,被迫低價賣出資產。所以這看來不是一個理性的操作。
      至於買樓,政府和銀行都不想借貸人爆Margin,你看2020年「還息不還本」的政策便知道。只要不用低位被迫賣出資產。資產長線還是會上升。

      其實買樓不可以長期維持30%回報,在Jay的例子17%-18%是較容易。


      刪除
    2. “政府和銀行都不想借貸人爆Margin,你看2020年「還息不還本」的政策便知道。”

      的確如是😅

      調節槓桿水平成為控制風險的關鍵。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IB (Interactive Brokers) 股息稅 - 退稅的迷思 - 2022

分享 IB (Interactive brokers) 槓杆買債券及股票一年成績及心得 (上)

IB (Interactive Brokers) 股息稅 — 退稅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