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理財產品比較」標籤的文章

IB買愛爾蘭ETF手續費問題

圖片
IB買愛爾蘭ETF手續費問題 最近開始買愛爾蘭ETF,對比美股,手續費是一大問題,因為較高。以下例子將說明在IB購買愛爾蘭ETF的手續費計算方式。 愛爾蘭ETF在英國倫敦交易所上市,在IB購買,手續費如下: For United Kingdom listed Stocks under Tiered Commissions, IBKR charges the following as per the Monthly Trade Value: ≤ 50,000,000: 0.05% of Trade Value 50,000,000.01 - 100,000,000: 0.03% of Trade Value 100,000,000.01 - 500,000,000: 0.02% of Trade Value > 500,000,000: 0.015% of Trade Value 例子: 買入100股VWRA: 股價 = US$ 153 數量 = 100 價值 = US$ 15,300 佣金計算 = 0.05% (Tier 1) 佣金 = US$ 7.65 (15,300 x 0.05%) 與在IB購買美股的US$0.35手續費相比,購買愛爾蘭ETF的費用竟然高出 21倍 。

IB兌換美元- 3個不同方法的比較

圖片
本文比較三個在IB兌換美元的方法: 在IB換完美元後,可在Support->Execution查找當時匯率情況。 從上圖看, 紅色是 Bid , 藍色是Ask , 黃色是成交價 。綜合了幾次兌換的經驗,下面是三個不同兌換方法的比較。 一、不換美元直接買股票 (AutoFX) https://www.interactivebrokers.com/lib/cstools/faq/#/content/642225504 好處: 省卻US$2的兌換手續費。 壞處: 要付0.03%的費用,只限現金戶使用( https://lihkg.com/thread/3692530/page/38 )。 二、用Conversion功能 好處: 即時成交,可能有較好匯率。 壞處: 有US$2兌換手續費,不可自行定價。 壞處: T+2才能使用( https://lihkg.com/thread/3692530/page/38 )。 三、定價交易 好處: 自定匯率,可在Bid排隊。 壞處: 有US$2兌換手續費,不能即時成交。 壞處: T+2才能使用( https://lihkg.com/thread/3692530/page/38 )。 失敗經驗 之前嘗試即日在IB港元兌換美元,再即日買T-Bill。但由於T-Bill的交易日是T+1,外匯兌換的交易日是T + 2,結果IB發現日期不對,他把兌換好的美元轉回港元(估計用AutoFx),再將港元用AutoFx轉成美元。然後才購買T-Bill。一來一回,共花了0.06%。 因此如果要自行換錢買T-Bill,最好等一天才買。 你日常的兌換方法如何,不妨留言交流一下?

Debit Card 比較Mox Card VS ZA Card

圖片
Debit Card 比較Mox Card VS ZA Card 為了改變「先洗未來錢」的習慣,筆者自年初開始使用Debit Card消費。分別使用了Mox Card和ZA Card。本文比較這兩張Debit Card。 Mox Card 現金回贈0.5% 所有消費,回贈0.5%,如一個月花$3,000,就要有$15回贈。 ZA Card 現金回贈遊戲化 ZA Card的特色是將現金回贈遊戲化。玩法較多。主要有三種玩法。 一、抽獎10萬 消費後,可選回贈或領取抽獎券。抽獎每月一次,抽出100位幸運兒,中獎者獲得$10萬。 二、抽回贈 消費後,如果不選抽獎券,可以選擇暗盒,盲盒內有不同回贈。說明寫最高回贈200%。筆者試過一次3%以外,其他時間都是0.5%左右。 三、保證1%回贈 可以用88 ZA Coin,即$0.88兌換1%保證回贈。如果消費超過$200,換這個比Mox Card回贈更多。 同場加入恆生Enjoy Card回贈比較: 一般消費 0.5%回贈。特選商戶有1%-2%回贈。 下面是以$200消費的比較: Mox Card: 消費$200,回贈$1。 ZA Card: 消費$200,回贈$1.12($2 - $0.88)。 Enjoy Card: 消費$200,回贈$1-$4不等,視乎商戶。 Mox Card開戶優惠 ZA Card 開戶優惠

渣打「馬拉松」VS 中信「大富豪」2024–02

圖片
  在美國,有High yield savings account(高息活期存款)。香港較接近的有渣打「高息馬拉松」和中信「大富豪存款」。下面是新出2月份優惠的比較。 渣打馬拉松 全期 3.73%,留意,渣打馬拉松由以往4個月變為5個月。 中信大富翁 全期4.11%。 先馬拉松,後大富翁 全期4.25% 感謝Blog友富爸爸提供計算機: https://learntoberichdad.blogspot.com/2023/08/XIRRCalc.html 如讀者有興趣開中信「大富翁」戶口或眾安戶口,可用下面連結。 中信「大富翁」 https://www.cncbinternational.com/personal/e-banking/inmotion/tc/referee/index.html?r=1Q1J7O1 渣打「馬拉松」 https://www.sc.com/hk/zh/referral/?p=marathon&referid=E5610562 眾安 https://mobile.za.group/act/MGMShare/650983549185579b12d21255/?language=hk&inviteCode=NK9U37

渣打「馬拉松」VS 中信「大富豪」

圖片
  在美國,有High yield savings account(高息活期存款)。香港較接近的有渣打「高息馬拉松」和中信「大富豪存款」。筆者實測了幾個月,本文會分享一些經驗。包括高息活期存款的用途、比較「馬拉松」和「大富豪」的優缺點和當中的限制。最後會介紹一個進階方法去提高回報。 風險 「馬拉松」和「大富翁」都受香港存款保障計劃保護。50萬元以下,零風險。 高息活期存款與一般活期存款的分別 高息活期利息較一般活期高。以今天計,高息活期利率一般有4%,一般銀行活期利率約0.75%。 用途 高息活期存款的常見用途如下。 應急錢 應急錢為應付突如其來的事件,如失業。一般個6月日常生活開支,如20萬。 退休人士的日常開支 退休人士,如果運用4%法則,會在年初賣出股票和債券,以預備一年生活開支,如40萬。 預備買樓資金 當買樓資金預備好,如50萬。開始睇樓,資金可放暫時放在高息活期。找到心水單便可立即出票。 首期或心頭好的儲蓄* 高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中短期美國國債都是很好的儲蓄工具,主要看利率和時期。通常越接近目標日期,用高息活期存款機會較高。如樓價突如其來的大跌,可提早買入心儀單位。 「馬拉松」和「大富翁」比較 息率 過去幾個月觀察,沒有誰特別高,要每期比較。 開戶數目限制 「大富翁」開戶每期只限一次。意思是開了一月「大富翁」,二月便不能再開,要等一月「大富翁」完結後才能再開。「馬拉松」沒有這個限制任何月份也可開立「馬拉松」戶口。 開戶時間限制 當存入資金後,「大富翁」不能即日開戶,要翌日才能開戶。「馬拉松」則即時可以開戶。 複利息 「馬拉松」是有複利息,「大富翁」則沒有。通常「大富翁」派息後,筆者會轉出利息部份,去其他高息戶口,如眾安或壹平安。 新資金定義 要享有高息,要留意新資金定義。下面是有關條款。 「馬拉松」 「新資金」是指在開立指定戶口當日及前4個工作天(不包括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由其他銀行存入合資格客戶於本行戶口之資金 「大富翁」 任何特定日子的合資格新資金是指上一個銀行營業日(「參考日」)之存款結餘總額減去參考日的上月最後一個銀行營業日之存款結餘總額的淨增長。於銀行營業日星期一至五晚上 10 時或星期六晚上 6 時後存入的資金,將被視為下一個銀行營業日的存款結餘總額淨增長。 「馬拉松」彈性較大,只要轉出再轉入便當新資金。「大富翁」要與上月月 尾結餘...

6.2%活期存款利率

圖片
  上月在虛擬銀行Mox開了戶,開戶時只看到活期存款0.3%。但原來做了些任務後,活期存款利率可升至6.2% 。 資金上限是$250,000。不像Airstar,僅首$20,000有3.6%利率。 下圖是筆者做了三個任務後的利率,是5%。 具體任務如下: 1 — 將Mox設為預設FPS + 3.2% 2 — 用Mox Card/Mox Credit消費$5,000 +1.2% 3 — 持有並維持HK$10,000 +1% 4 — 繳費2次,每次最少$100 +0.5% 筆者做了1、3、4,結果是5%(0.3%+3.2%+1%+0.5%)。 如讀者有興趣在Mox開戶,可用筆者的介紹碼,2DE5D4。開戶及用Mox Credit消費HK$800後,可賺取HK$800。詳情可參考下面連結。 筆者的介紹碼: 2DE5D4 https://mox.com/zh/invite?code=2DE5D4

Aqumon的收費問題

圖片
筆者月供了Aqumon幾個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收費問題,在這分享一下。 上圖是10月份一次收息活動的詳情,你會發現,當收完利息後,戶口的現金竟然比之前少。少了$0.66。之前1月、4月、7月也有收股息,但當中是沒有Dividend Collection Fee和Scrip Fee。如下圖。 因此事,筆者跟客服聯絡,他們說收費沒問題,沒有說明這是否新收的費用。由於筆者資金少,只月供了2萬多,而Aqumon這個組合有8隻派息的ETF,如果每隻ETF都要收$30的Dividend Collection Fee,以月供$3,000的投資策略,估計資金累積到$10萬才開始有明顯的股息收入。這可能是3年後的事。因此,筆者暫時先清空了Aqumon的投資組合,把資金調到另一個股票帳戶。 對Aqumon看法 市場上的確缺少了以港交所ETF為基礎的自動化投資組合。Aqumon正正填補了這個空缺,可是Aqumon的收費模式對資金較少的投息者沒太大優勢。其一是每月的咨詢費較高,其二是股息相關的收費。如果這兩個收費可以調整一下,相信這個產品會更受觀迎。 誠意推薦,限時優惠 微牛開戶 介紹連結 https://www.webull.hk/s/efTtjzdYujcE9fOIhT 長橋開戶 介紹連結 https://activity.longbridgehk.com/pipeline/HK_invite_LD_20220215/index.html?sac=lb&lbFitsStatusBar=1&code=YQ1638417784&invite-code=4N9PZF&channel=HHMS00004 (請確保在下面連結輸入的手機號碼與開戶時的手機號碼是相同,送股優惠詳情,請參閱有關條款。)

Webull月供ETF一年成績 -10.68%

圖片
筆者去年8月在Webull開了美股戶了,月供了一年,分享一下成績和心得,同時也分享投資美股的2個缺點和解決方法。 回報 筆者以80:20比例建倉,買入VT(環球股票)和BND(美國債券),並每月投入$3,000(具體可參考去年文章)。總投入資金連迎新禮品$46,867,總回報-10.68%,累積虧損$5,021,如圖。 預期回報 之前文章說過,被動投資回報有限制,回報約6-8%。筆者為這組合估算的預期回報是7%。只要重覆去年的操作,預計10年後便可以累積到$548,276,總回報是$162,409。 心得分享 月供的日期 之前月供的日期都定在每月最後一天。由於今年大跌市,差不多每月的最後一天都是高位,然後就開始下跌,心裡很不爽。不知這跟基金「粉飾櫥窗」有沒有關係。最後決定了,發工資的那天就投入,不等到最後一天,這樣心裡好過點。 再平衡 下圖是筆者月供記錄,利用每月的$3,000去再平衡,所以見到有時會4股VT和1股BND,有時會3股VT和2股BND。具體方法和工具可參考之前文章。 股市大跌的感受 其實筆者也不會每天看回報,「輸錢」一般都不會開比App,相反,「贏錢」會經常開App爽一下。作為被動投資者要把目光放遠一點。已經知道可獲得的回報是6-8%,無需太在意每天的升跌。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賺更多的錢會更好。 投資美股的2大缺點及解決方法 遺產稅 投資了美股兩年多,參考了很多Blogger的資料,其中Blog友Martis提到的遺產稅是很值得注要。當美股累積到一定程度,如多於$6萬美元,如果你不幸突然死亡,除了$6萬美元外,其餘的資產,有40%要上繳美國政府作為遺產稅。 解決方法 可以改買英國ETF去避開美國遺產稅的問題。 凍結或沒收資產 今年俄烏戰爭,據說有俄羅斯人的資產,被美國政府凍結或沒收。政治局勢難測,不知未來會否有一天,所有中國人在歐美的資產會被凍結或沒收。 解決方法 在港交所沒有可投資全球的ETF。與美股比較,港交所的ETF,開支比率高,手續費貴,入場費高(一手最少數千元),對於受薪一族不是太合適。較接近的做法是增加在MPF自願性供款,或使用Aqumon智能投資。詳情可參考之前文章。筆者也不確定如果打扙,MPF的環球配置會否被凍結或沒收。 由於俄烏戰爭,筆者前幾個月也開始了月供Aqumon。如讀者有其他解決方法,歡迎...